汽势Auto-First|刘天鸣
智能化和电动化是车企转型的左膀右臂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迪广龙头老大哥,比亚迪在电动化护城河的纳软基础上 ,补齐智能化短板,域人义下拓宽加深护城河。才务
据一份比亚迪投资者沟通会议纪要显示 ,实主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指出,比亚半年目前比亚迪已经为自动驾驶招到了四五千人的迪广软件团队 。李柯直言道 ,纳软“我们并不领先于其他人 ,域人义下但我们将在两到三年内提出各种类型的才务创新 。”
比亚迪指出 ,实主今年下半年,比亚半年比亚迪将发布搭载高阶智能驾驶辅助驾驶系统的迪广车型,比亚迪追求发布即量产,纳软不会许太多空头承诺 ,但是在智能化上的投入比国内其他车企都要多 。
其实,比亚迪一直通过校招和社招扩充智能化领域人才储备 。据比亚迪2023 届春季校园招聘简章显示 ,自动/智能驾驶、人工智能、智驾地图等岗位方向均有招聘 。而在社招方面,比亚迪对智能驾驶算法方向的人才需求较大 ,涉及的算法工程师包括计划与控制、定位、高精地图、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等 。
在大举扩充人才储备外 ,比亚迪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据汽势Auto-First统计 ,近13年比亚迪研发投入超过847.27亿元。2022年研发投入更是迈过200亿门槛达202.23亿元,较2021年增长90.31%。
高投入加上人才储备 ,比亚迪的科技树枝繁叶茂。在纯电动车领域已打造出包括e3.0平台 、iTAC技术、BSC制动安全控制系统等在内的硬核技术 ,刀片电池 、DM-i混动系统、DM-p 混动系统 、全景自动泊车系统、CTB(Cell to 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易四方平台、云辇等等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更是被消费者广为熟知。
在“上半场电动化、下半场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比亚迪的科技树似乎有些不均衡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的技术布局略显匮乏 。在智能座舱领域 ,比亚迪仅布局了DiLink4.0 (5G)平台。
而在智能驾驶领域,比亚迪仅仅推出了全景自动泊车系统,能够以最优半径 、最小泊车步数 、最安全的方式泊车入位 。消费者较为在意的驾驶辅助方面 ,比亚迪基于博世 ADAS 方案推出Dipilot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这套系统大多数配备在车系中的顶配车型中 ,以秦PLUS车型为例,仅有DM-i顶配车型和EV次顶配